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
一、电信诈骗识别要点:
十个凡是,都是诈骗。
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;
凡是叫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;
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;
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先要汇款的;
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;
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;
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;
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;
凡是自称领导(老板)要求汇款的;
凡是陌生网站(链接)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。
二、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
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,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的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,以免上当受骗。
①克服“贪利”思想,不要轻信麻痹,谨防上当。
②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、通讯信息等家庭、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。
③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,不要盲目轻信,要多作调查印证。
④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。
⑤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、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,提高老人、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。
三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技巧
养成七个好习惯
①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,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、睡眠卡、交易流水信息。
②网上银行操作时,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,防止登录钓鱼网站。
③输入密码时,用手遮挡。
④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、独立,避免过于简单,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,定期更换。
⑤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,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,立刻冻结或挂失。
⑥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、支付账户操作。
⑦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,用于日常网上购物、消费。
四、日常注意个人信息保护
我们应妥善保管银行卡、身份证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,拒绝出租、出借或买卖行为;
不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、账户密码、有效期、安全码、身份证号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;
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,留意相关授权权限,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合同条款,审慎填写个人信息,避免重要信息被过度搜集或非法使用;
不随意丢弃业务单据、ATM凭条、信用卡对账单和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,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,以防被人挪作他用。